华北油气产业转型激发企业发展活力

通讯员赵品华记者马献珍

“我们通过采取革命性措施,大幅度压减原油生产,封堵了效益漏失点,集中力量发展天然气生产,寻求到新的经济增长点,员工队伍稳定,扭亏脱困信心大增,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。”1018日,华北油气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原油控产封堵效益流失点

长期以来,华北油气分公司在鄂尔多斯形成了“南油北气”的发展格局,盆地南部拥有5个油田、4个采油厂,北部主要以大牛地、杭锦旗气田为主,拥有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能。

由于油气田均具备低渗透特性,效益开发的门槛较高,加之持续的低油价,价格与成本出现倒挂,原油开发产量越多,亏损就会加剧。“要实现‘今年打好限亏基础、明年实现扭亏为盈、将来长期持续盈利’的目标,我们必须采取革命性措施调整产业结构。”该分公司企管处处长朱学敏说。

为封堵效益流失点,该分公司采取转岗分流、清退业务外包等措施,大幅压减原油从业人员1547人,并通过向生产天然气业务转移、自愿选择等方式,有效消化了富余人员。全公司年节省人工成本8600万元。

根据原油生产减少的实际情况,该分公司先后将采油一厂、采油三厂、采油四厂整合重组,成立新的采油一厂;将采油二厂与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整合重组,成立新的采气二厂,负责东胜气田及柳杨堡气田的开发业务。

这两次较大的整合重组,减少厂级机构2个,科技机构39个,进一步压减用工194人,年度压减费用1100万元。同时,通过优化油田运行,实现减亏2.38亿元。

天然气发展成经济增长点在持续低油价紧逼的形势下,油企的出路在何方?是摆在华北油气分公司决策层面前的一道严肃课题。

生产原油亏损,那么扭亏的出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。然而,受到进口LNG的严重冲击,大牛地天然气的销量、价格受到双重挤压,盈利的空间由往年的0.5元,下降至不足0.1元,且有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的销路成为难题。

即使这样,天然气总算是还有盈利。“我们必须扩大盈利空间,在天然气销量、成本控制两方面下功夫,企业才能摆脱困局。”该分公司负责人说。

为扩大销路,他们在满足南线榆—济管线满负荷运行外,全力开拓气田周边市场,加快大东管线建设,与当地一条民营天然气管道联通,以释放大牛地、杭锦旗气田的富余产能。目前,管道沿线已落实现有用户每年8亿立方米销售潜力,争取做到“管道建成之时,即是销气之日”。

同时,该分公司加快了杭锦旗新区的开发步伐,预计在未来3~5年内,杭锦旗可建成年产15亿~20亿立方米的产能,并与地方一家大型LNG生产企业达成供气协议,建设一条联通厂家的输气管道,可全部消化杭锦旗生产的天然气,有效破解销售难题。

“我们将坚持资源、市场、效益一体化发展格局,在‘十三五’期间以致更长期间,力争在气田周边培育出20亿~30亿立方米的销售市场,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找到出路。”该分公司负责人说。

骨干员工成长有了新空间

“刚来时,工作生活环境都不适应,现在厂里通过岗前培训,熟悉了采气业务,工作也上手了。”从采油一厂转岗分流到采气一厂的杨静如是说,和她一起从其他采油厂分流来的员工都有同感。

面对压油限产,不少在采油岗位成长起来的骨干面临新的选择。分流到采气一厂的员工都非常优秀,顺利通过了公开竞聘,他们为企业发展,勇敢做出了牺牲。其中,采油一厂管理二区的党群干事杨静,助理政工师,曾在地方报社工作,为了夫妻团聚,以劳务工身份来到采油厂,2015年获得华北局“五一”巾帼标兵称号,这次转岗,将再次面临夫妻分居。

还有厂机关财务科会计师、税务业务员王晓巍,企管科合同业务管理主办余晓辉,都到采气一厂从事污水处理、采气工的操作岗位,面对环境和岗位的变化,他们克服许多困难,已经逐步适应。有个别员工50多岁了,接受新知识较慢,但是他们不甘落后,经过严格实操和理论考试,都顺利拿到了上岗证。即可满足扩大采气生产规模的需要,又为员工提供了新的成长平台。

    目前,该采气一厂共接收来自采油厂的员工343名,为确保越冬生产安全,922日,厂里举办了转岗员工越冬安全生产知识竞赛。输气队和采气管理一区、治安保卫大队及采气管理四区、三区、二区分别获一、二、三等奖。比赛中表现优异的转岗员工靳迪、王仲利、刘振获得最佳个人奖。


信息来源:中国石化新闻网
2016-10-21